体内寒湿重,身体会有以下症状!

体内寒湿重,身体会有以下症状!


        身体有以下症状或特征,代表体内有寒湿:


面色发白、发青、发暗、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。颜色越是发暗,就代表寒湿越重。


舌苔发白,代表体内有寒湿。


反复的口腔溃疡,代表体内有寒。


口臭时舌苔发白,代表体内有寒。


咳嗽时痰是稀白的,代表体内有寒。


流清鼻涕,代表体内有寒。


流出的汗是凉汗,代表体内有寒。


爱打喷嚏,特别是早上起来,遇风喷嚏不断,代表体内有寒。


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,代表体内有寒。


经常腹痛、腹泻,代表体内有寒。


脸上长痘和斑,代表体内有寒。


长湿疹、牛皮癣、白癜风,代表体内有寒。


手、脚长年冰冷,代表体内有寒。


脚躁浮肿,代表肾虚、肾寒。


四肢关节疼痛、颈肩酸痛、肩周炎、腰酸背痛等症状,代表体内有寒湿。疼痛的部位越多,时间越长,代表体内寒湿越重。


“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。湿性黏浊,如油入而”。它形容的便是人体内的湿气过重,会让人的精神都无法提起,从而影响人的机体运行。


寒湿重了身体会怎样?

        湿困肌表时,则头昏沉重,如有物裹,周身酸困,四肢沉重;湿困经络则引起阳气不通而致关节沉重、疼痛、肿胀、麻木;湿阻胸胁则胸闷不舒;湿困脾胃则胃脘痞闷、食欲不佳、呕恶、腹泻、大便黏腻;湿困下焦则小便短涩、淋沥不爽;被湿所困者大多都不喜欢饮水和吃水果。


寒湿从哪来?

露脚踝

露脚踝、露膝盖、露脐、露肩、露背,这五露是当下年轻人十分推崇的穿衣方法。


当然,气温较高的夏季露一露是无可厚非的,但是入冬之后仍不注重保暖,则容易给寒湿以可乘之机。


不注意保暖会导致气血凝滞,引起关节炎, 诱发骨关节病。

此外,体温如果下降,体内的能量不能润泽皮肤, 皮肤就会缺乏生机,容易长斑、发暗。时间一长,反而变丑了,还误了健康,得不偿失啊。

乱用加湿器

        目前,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供暖, 比较燥热,人们喜欢用加湿器来调节房间的湿度。

由于自来水中的一些矿物质会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,所以加湿器需要使用纯净水,并需要每天换水、定时清洗。

如果加湿器清洗不够及时,则会滋生细菌, 这些细菌随着湿气进入人体,容易生成寒湿。

乱吃抗生素

        抗生素的滥用使人的体质发生着改变。

经众多临床中医师观察发现:长时间或大量应用抗生素后,患者会出现白腻苔,并有一些寒湿内阻的症状。

而中医的学者根据临床观察到的这种现象,总结出大部分抗生素是属于寒性的药物,如果滥用或是应用不当,有损伤人体阳气的危害。

所以,如果有感染性疾病,请务必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生素。

水果吃太多

        在夏天的时候,人们喜欢不加节制地吃冷饮、喝凉啤酒,吃水果······甚至在冬天来临之后,还有很多人喜欢待在暖气房中吃冷饮、或喝冷水。


这些水饮浊腻之品从口而入,十分容易损伤阳气。阳气不足,水饮浊腻之品从口而入,寒湿之邪也随之进入五脏六腑,影响脾胃对于水液的运化,进而产生内湿。

因此,在冬天时,当少食生冷之品。水果摄入量每日保持200~350g即可,切不可再以水果代替主食作为减肥手段。

祛寒湿从这下手

穴位艾灸

  • 大椎穴:它集合了三条阳经( 手少阳三焦经、足阳明胃经、手太阳小肠经) 汇于督脉。


刺激该穴可激发全身的阳气, 护卫周身,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。

  • 承山穴:承山穴是“身体上的红豆薏米粥”。

因为承山穴在“主人体一身之阳气”的足太阳膀胱经上,刺激它能直接振奋膀胱经的阳气,排出人体湿气。

通常来说,只要艾灸承山一段时间后,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,湿气会在此时与阳气一同向外发生。


如果您的承山穴轻轻一按即有明显的酸胀痛感,那么大半是体内湿气较重的缘故。

  • 足三里穴与阴陵泉穴:脾是生痰之源,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,就会变成痰饮。


所以,要从根本上解决痰湿重的问题就要健脾。足三里穴与阴陵泉穴是调脾健胃的第一穴。

  • 丰隆穴:配合足三里穴艾灸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。


丰隆,象声,轰隆打雷。长期坚持艾灸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。

  • 揉小腹:阴处最易聚集寒湿。每天早、中、晚各揉一次小腹, 先按逆时针方向揉,后按顺时针方向揉。


揉的次数最低以36遍起,或36的倍数也可以。力度要适中,如果能把腹部的软组织带动起来更好。将腹部的湿浊通过二便排出,小腹常温,元气充实。
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技术支持: